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腿梗”!这四类人群要警惕!

“腿梗”的医学名称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下肢动脉发生了硬化和闭塞,造成腿部的肌肉、神经等一系列组织严重缺血。

下肢血管如果还没有完全堵塞,血液还能流过去,这个时候正常走路还是可以的;如果长期急速走路,需要大量供血的时候,血流过不来,就会产生缺血的症状。

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腿梗”

在早期,走一段路以后觉得腿肚子胀痛,小腿有抽搐、酸胀的感觉,不舒服,需要坐下来歇一歇,缓过来以后才能再走;

严重时会出现静息痛,也就是不走路时也会痛,比如晚上睡觉的时候,脚又凉又疼,抱着脚一宿一宿地睡不着;

再严重时会出现肢体坏疽、溃疡,不及时治疗很多患者就因此截肢了,如果再合并感染,叫湿性坏疽,就会有生命危险。

四类人群要警惕“腿梗”

60-75岁人群

大部分患者都是四五十岁以后开始起病,最多见的是60-75岁之间,40岁之前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相对少一些。

长期吸烟的人群

吸烟对血管有危害,已经有研究证实,烟中的尼古丁和烟碱会导致血管收缩,长期吸烟的人群血管会受到一定的损害。

三高人群

三高人群都容易出现血液成分的沉积,原理和水管长时间使用会长水垢是一样的。

调查发现,在一些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生率大概占20%,接近1/5

高血压患者,周围血管的压力很高,容易出现血管内膜的损伤,加重沉积,久而久之硬化斑块就形成了,堆积在血管中,难免造成血管阻塞,发展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特殊遗传疾病的人群

比如遗传因素相关的脂代谢异常、半胱氨酸增高症等,都会增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概率。

对于高危人群,当走路多了,腿出现酸胀疼痛的感觉,总是有不舒服的感觉,这个时候要警惕是不是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去医院前自己也可以先自检一下,自检很简单。

如何自检是否有“腿梗”

脱掉鞋子和袜子,在脚背摸一下足背动脉。

如果跳动得很好,双侧都是对称的,证明血管是正常的;

如果一侧跳动得弱了,甚至摸不到了,加上有症状,说明就有问题了。

确诊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金标准是血管造影检查,也叫DSA检查,需要穿刺动脉打造影剂,属于有创检查。

现在也有很多无创的检查,比如超声、CT/核磁血管造影,同样也能把下肢动脉的供血情况呈现出来。

治疗方法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 保守治疗,二是 手术治疗

下肢血管堵塞得并不是很严重,狭窄50%左右,可以通过多走路、多锻炼,逐渐长出更多的小血管,形成侧支循环。

对于症状比较重的患者,在功能锻炼的基础上,还要联合药物治疗。

一方面要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病,比如吸烟者需要戒烟;有三高的就要进行降糖、降压、降脂治疗。

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缓解症状,用一些抗血小板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形成;用一些血管扩张药物,比如西洛他唑、前列腺素,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增加血液供给,避免局部缺血。

下肢动脉堵塞严重的患者,就需要积极采取手术治疗了。和冠状动脉狭窄的手术方式大概一样,可以做搭桥,也可以做腔内介入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