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搜狐名医 | 龚树生:看完演唱会耳朵聋了?警惕娱乐噪声“偷走”听力

原标题:搜狐名医 | 龚树生:看完演唱会耳朵聋了?警惕娱乐噪声“偷走”听力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约1/5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娱乐噪声越来越常见。”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龚树生教授向搜狐健康表示,全社会要共同关注青少年、中青年人群听力下降问题。

现如今,大街上、地铁里戴着耳机听音乐、追剧的人随处可见。面对这种情况,人们经常探讨的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却很少提及它们对听力的伤害。

龚树生指出,临床上已经发现,年轻人、甚至初高中学生由于长期佩戴耳机,导致听力下降的情况正在逐渐增多。甚至还有些人,仅仅因为到KTV高歌一曲或者看了场演唱会,就造成了耳鸣、听力损失等问题。“每年春节前后,医院都会接诊大量因唱卡拉OK导致听力下降的患者。还有容易被忽视的广场舞配乐,对听力都有影响。”

龚树生解释说,这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大音量的声音中,会使耳朵的感觉细胞疲劳,出现暂时性的听力损失。当暴露在特别大的、有规律的或长时间的高音量环境中,会对感觉细胞和其他耳部结构造成永久性损伤,从而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导致的听力损失是没有办法挽回的,不可能通过药物得到治疗,严重时只能依靠佩戴助听器等外部辅助设备。龚树生建议,每次佩戴耳机的时间要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2个小时。

在谈及听力检测时,龚树生表示,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听力下降了才去医院看医生做检查,但人的听力范围跨度很大,在16—20000赫兹之间,可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三种。日常交流的语音频率是125—8000赫兹,处于中低频段。如果等到日常交流的声音大小听着都困难了才去检查,说明已经晚了,高频听力很可能早就“没了”。

因此,长期接触噪声的人,要定期做听力检查,而且不能只做常规语言频率段的听力测试,还要做高频听力检测。这样才能更早发现听力问题,采取降噪等保护措施。目前,国家还没有把听力检测纳入全民健康体检范畴之内,如果有需求,可以自行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此外,龚树生强调,老年人对自身听力下降带来的危害认识远远不够,认为年龄大了听不见是正常现象。有研究显示,同样是有听力障碍的两组老年人,一组采取干预措施,如戴助听器等,另一组任其发展,三年后干预组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比不干预的低得多。随着年龄增长,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将越来越多,对听力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防聋治聋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更多阅读:

助听器是解决听力障碍的重要帮手之一。4月26日,玖益医疗科技举行品牌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发布了首款JIUYEE Real真蓝牙智能助听器。玖益医疗科技创始人章调占表示,该助听器所用的技术全部是“中国原创”,特别是独创的“三芯系统技术”架构,在全球助听器领域具有标志性重要突破,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技术改写中国助听器行业被海外品牌几乎垄断的市场格局。

目前,玖益医疗已取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并获得美国FDA列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