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危险!食管肿瘤毗邻胸主动脉弓 精湛!专家修“隧道”巧妙排“雷”

原标题:危险!食管肿瘤毗邻胸主动脉弓 精湛!专家修“隧道”巧妙排“雷”

“施主任,真的太感谢你们了!”11月24日一大早,60岁的李先生(化姓)特意带来一面写着“医术精湛传四海,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及其团队,表达真切地感谢。原来,前不久李先生查出食管黏膜下肿瘤,必须进行手术切除,但是由于肿瘤位置特殊风险大,辗转多家医院均未能如愿。李先生慕名找到著名消化病学专家、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施瑞华教授带领团队医护,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精心为其施行内镜经食管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在食管内精修“隧道”成功“排雷”,顺利解除了患者遭遇的难题。11月25日,李先生康复出院。

据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陈璐博士介绍,两个月前,李先生总觉得自己上腹胀胀的,于是就去当地医院做了个体检。体检时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下隆起,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这隆起的肿瘤到底是个啥?在完善胸部增强CT后发现,患者食管中、上段管壁右前方乏血供结节,而且与食管关系密切,当地医院诊断为食管良性肿瘤。但是由于肿瘤的位置特殊,毗邻胸主动脉弓等大血管,切除难度大,这也非常考验主刀医生对内镜技术的娴熟度。因此,李先生在当地周围辗转多家医院咨询是否可以手术,被医院纷纷婉拒。医生建议他还是去大医院,寻找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手术,这可把李先生给愁坏了。

为了进一步寻求治疗,李先生四处打听,最终慕名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找到著名消化病学专家、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住院完善超声内镜等检查后证实,在李先生的食道距门齿25厘米前壁,有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病灶,深达固有肌层。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瘤体的增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甚至影响进食,还会给病人带来思想上的负担和顾虑。

中大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施瑞华教授带领团队在术前对李先生的身体条件、内镜检查以及影像资料等进行了综合评估后,决定为其施行内镜经食管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施瑞华教授带领团队在薄薄的食管壁内修出一条微型“隧道”,再将胃镜从口腔进入,穿过“隧道”直抵管壁深层病变部位,再将肿瘤完整剥离出来。半小时后,施瑞华教授成功切除瘤体,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食管黏膜隆起灶为平滑肌瘤,48小时后李先生便可进食流质。一周后李先生康复了。本以为“天都要塌了”的李先生,终于松了一口气。出院前,他特意定制了一面写着“医术精湛传四海,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对施瑞华教授及团队表达真挚的感谢之情。

陈璐博士说,食管黏膜下肿瘤是一种起源于食管平滑肌的良性肿瘤。在临床上,症状比较轻或无症状,一般表现为轻微吞咽不适、梗阻感或胸骨后不适、隐痛,症状多呈间歇性发作,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及食欲不振等。施瑞华教授指出,食管平滑肌瘤虽为良性,但有恶变的可能,且随着瘤体的增大,还可能会压迫或浸润周围的组织器官,甚至发生远处脏器转移。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专家指出,随着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作为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内镜治疗方法,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技术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在食管内修条微型“隧道”,即可实现无需开胸就能完整切除肿瘤的效果,还能保护消化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极大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王倩 程守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