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医生随笔丨身病医治,心病谁治

原标题:医生随笔丨身病医治,心病谁治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科 蒋振华

疫情封控,时间比平时充裕了很多,是个查漏补缺的好时候。

这段时间,我读了些这方面的书,填补了一块自己的短板,重新认识到了关注患者情绪、心理等对依从性、症状甚至疾病的控制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谓相见恨晚,遂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01.藏在情绪里的应激反应

在我们国家,抑郁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6.8%,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终身患病率约为5%,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没有意识到的或者讳疾忌医的患者。

情绪问题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生活中接受的信息其实都是情绪,经历的场景也会成为心情绪障碍的诱因。此外,情绪会受到我们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

在心理科常见障碍症中,女性患者的发病率往往高于男性,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女性激素的“此起彼伏”。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把它理解成“三个坎儿”,即情窦初开、初为人母、红颜老去。

这三种场景对于一个女性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人生节点,在这些关键节点上,往往伴随着雌激素、孕激素等内分泌水平的变化,进而更容易引起情绪的波动。从这个角度上理解,月子里的母亲,需要的不止是一碗床头的鸽子汤,更要一声感同身受的“你真棒”。

很多所谓的“直男”可能会把这些情愫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矫情,但这种不良的假以时日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釜底抽薪式的影响,这也是应激状态下产生的不良后果。

在阅读病理生理学中《应激》一章中写到,应激是机体对一种刺激的反应,它会像“战时动员”一样调动我们机体的资源,将其优先分配到保障生命的地方,而当这种反应长期化时,这种短时的调整会成为长期的消耗。

这其中与一些激素水平的异常有关,最具代表性的是皮质醇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代谢水平,包括血糖的调节、向心性肥胖,更会影响我们的免疫状态,使我们更容易罹患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甚至肿瘤性疾病。

很多慢性疾病的患者可能本身都会合并情绪的问题,及时管理和干预情绪问题可能从上游易化疾病的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目前无论是医生、患者或家属,对于情绪问题的关注都存在不足。

孔子曰:六十耳顺,意思是人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能听得进去所有的声音,包括逆耳忠言和顺耳赞美。你我皆凡人,忧郁难自避,岁月和经历终会让我们有足够的勇气、热爱和信心去应对外界的刺激和挑战。

02.修正认知即是治疗

日本的一篇指南提到,在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有症状的患者中,有超过一半的病人并没有发现器质性问题,但他们确实有症状,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事实上很多类似的状况在心理学上可以称之为“躯体形式障碍”,也就是一种长久担心或者坚信身体罹患疾病的状态。

通俗讲,就像手术后担心身体里有纱布一样会出现各种不适,当大伙儿陪着他模拟完取出纱布的手术过程后,可能所有的症状也都随那块“莫须有”的纱布一样离开了。

并不是所有的躯体化患者都会有如此确切的事件,但他们往往会对生活中不确定的事件产生类似于“纱布遗留腹中”的过度的理解或担忧,进而将这种担忧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述出来。

如果临床医生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就会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以及“按下葫芦起来瓢”的被动局面。

心理学将这种躯体形式障碍归因于许多方面,重要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精神分析和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更在意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历,这种经历会让人更倾向于用一种通过持续的躯体症状来获得他人关注,从而维系与他人的关系。

最近看到了所谓“依赖性悖论(Dependent Paradox) ”,即爱的、可依赖的人越多,你对人的依赖感反而越小,你很独立,且对这个世界不吝啬自己的爱意。当爱你的人越少,你的依赖感反而越强,你对外界的需求更多,这种不安全感使人更容易接受到外界负面的反馈,进而以躯体的症状表达。

临床上如果能耐心地听病人聊聊自己的故事,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帮助其修正原来的偏误认知,即便不用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也会有明显改善,可谓修正认知即是治疗。

03.您愿意和医生做朋友吗?

我们和情绪注定是个互相影响的过程,而生命大概率要有相当一部分时间与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共存。

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方法中,改良生活方式一定是慢性病管理中绕不过去的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比药物更可能伴随您的余生。

但改变生活方式应该是一个基础的、主动的、自主的过程,从心身医学的角度,更推荐一种把患者作为伙伴的模式参与疾病管理。

这也是一种生活的现象,我们往往会觉得认识几位医生朋友可能更有安全感。这不仅是由于方便咨询,更可能是因为他能若即若离的参与到你的生活中,发现其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是你不经意的“口味重”,可能是你长期坚持的并不适合自己的习惯,或者是偏方治病的冲动。由于彼此之间有超出工作关系之上的了解和信任,可能在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的过程中,获得更适合、更长期的方案,也能保证方案的长期、灵活、有效地执行。

这种伙伴式的医疗模式,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医患的角色界限,大夫参与了患者的生活,患者参与了自己的慢性疾病管理。这种模式对于慢性内科疾病和康复医学有着特别价值,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掌握管理慢性基础疾病的一般方法和目标,患者在疾病的管理过程中只有心里明白,才更容易达到治疗目标,而这个过程会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纯熟,他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有则改之,无则预防。

对心身医学的理解也是我对医学模式的思考,作为医生的我们,不乏管理慢性内科疾病的经历,我们的治疗目标,不仅应该是检验检查结果的改善,这些改善更应该体现在患者的主观感觉上。

我们更要整体、更深入地关注病人,像关注他们病情一样关注他们的情绪,思考并寻找原因背后的原因。

让病人推着进来,站着回去是我们医疗技术的体现,而让病人愁眉苦脸地进来,高高兴兴地回去是我们对技术的更高追求。这种改变,值得临床医生思考、努力和实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