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原标题: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为什么人类会演化形成较长的依赖期

在所有社会中,有一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幼儿对父母和其他监护者的长时期依赖。这是人类区别于关系最紧密的生物学近亲的显著特征之一

究竟为什么人类会演化形成较长的依赖期,这个问题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这个我们笼统地称之为童年期(在这里它包含幼儿期和青春期)的时期, 对于理解我们成为何种类型的人至关重要。

童年期提供了很长的一段时期,使人类能够学习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许多复杂的事物。在童年期,从父母之外的人那里学到的东西也会导致观念与行为的迅速变化。以我们当今世界的技术变化为例。与父母相比,子女除了对各种技术创新更加内行之外,还对各类新事物更加得心应手。子女往往成为父母的老师,向父母展示如何使用新技术。

对儿童期感兴趣的人类学家越来越多地将儿童视为推动者和行动者,而不仅仅是将他们看做社会化的被动接受者。儿童不仅拥有自身的文化,他们能够向我们讲述这种文化,而且具有只有他们才能表达出来的各种观点、焦虑和恐惧。但是,他们的声音经常被忽略,就像在过去女性的声音经常被忽略一样。

在不同的社会中,育儿方式也有着差异。在前工业社会里,婴儿在半天以上的时间都被抱着,有时候几乎是整天;而在美国、英国和荷兰这样的国家,婴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围栏、摇篮、秋千或者婴儿床中度过的。根据估算,在这些国家和日本,白天只有12%—20%的时间是抱着婴儿或者跟婴儿有接触,晚上则会继续同样的模式。

在大多数前工业社会,婴儿会更倾向于与另外某个人亲近,他们通常与母亲睡在同一张床上,即使不是再同一张床上,也是睡在同一间屋子里。在白天,所有前工业社会的婴儿通常一经请求就会被哺乳。在工业社会,人工喂养很普遍,通常是每隔数小时喂食一次;在某些前工业社会,每天哺乳婴儿20-40次。

在许多前工业社会,人们对婴儿哭泣做出的回应非常迅速。例如,生活于中部非洲伊图里森林(Ituri Forest)的埃菲人,3个月大的婴儿一旦哭泣,在75%的时间里,人们会在10秒钟内作出回应。而在美国,照料者在45%的时间里会有意识地不作出任何反应。

以上描述的跨文化差异似乎反映出对育儿的不同文化态度。美国的父母说他们不希望孩子依赖于他人和黏人:他们希望培养独立的和自力更生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是否因为我们的育儿模式而变得自力更生,这是可以讨论的。但是我们关于儿童抚养的态度与我们的实践无疑是一致的。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婴儿期更经常被母亲抱着或背着的儿童,在5岁时比其他儿童明显表现得更为信任他人和乐观。令研究者颇为吃惊的是,他们发现虽然由其他照料者抱婴儿的时间长短并没有预示着更多的信任与乐观,但是不同的抱过该婴儿的绝对人数则预示着更多的信任与乐观。由母亲抱着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抱过这个孩子的其他人的数量越多,那么这个孩子也更加信任他人。其中可能的解释是高度信任他人的母亲更有可能会允许更多的其他人抱婴儿;通过这样做,她将对他人的信任传递给婴儿。

关于回应时间的长知对婴儿造成的长远影响,我们确实知道得不多。只要婴儿被很有规律地喂食,并且时而被抱一下,那么他们在最终结果上可能并没有差别。 我们可以更加确定的是,如果一个婴儿的需求被严重忽略,那么将会导致导负面的生理后果和社会后果。

亲密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亲密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与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等等)有着长期关系,这种关系从一出生就存在了,并且持续一生——不管我们喜欢与否,这是我们最初的和持续最久的亲密关系。

亲子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因为这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接触的最初阶段。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准备与他人互动时,因为个体间差异和家庭间差异,每个人互动的特点会有所不同。正是这些细节对我们后来的人际交往有重要的影响。

在生命第一年里,婴儿可能做出的行为非常有限,但他们对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人们发出的声音是非常敏感的。照顾婴儿的人通常是母亲,她对婴儿的反应也同样敏感。母婴接触过程中,两个个体之间的互相交流会强化彼此的这种行为。成人对使用各种方式和婴儿的交流都表现出兴趣,比如参与到与婴儿的对话中,使用夸张的面部表情等。反过来,婴儿也会通过努力表现出适当的言行来表达对成人的兴趣。这种相互交流会给双方都带来一种积极的教育体验。

发展心理学家最早对早期亲子关系进行了研究。这些早期关系会影响整个人生的人际行为模式,这一事实引发社会心理学家开始更密切地关注儿童早期发生的事情如何塑造贯穿终生的社会关系。基于对母婴关系的认真研究,鲍尔比(Bowlby)(1969 1973 )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 即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安全感强弱。他假设婴儿在其早期与成人的互动中有两种基本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自己的态度,即自尊。看护者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给婴儿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即他/她是个有价值的、重要的、被人喜爱的个体;或者是另外一个极端,他/她是没有价值的、不重要的、不被人喜爱的。

第二种基本态度和他人有关,包含了他对其他人的一般期望和信念。这种态度被称为人际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它主要取决于看护者是否被婴儿知觉为值得信任、可依靠、可信赖的或相对不值得信任、不可靠、不可信赖。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在获得语言技巧之前就形成了这种对自我和他人的基本态度。

在这两种基本态度的基础上,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与他人的关系模式大体可以归为几类。如果你认为自尊是一个维度,人际信任是另外一个维度,那么人们可能会在两个维度上得分都很高,或者在两个维度上得分都比较低,或者在其中一个维度上得分高,另一个维度上得分低。这就会形成 四种依恋风格,现具体描达如下:

l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在自尊和人际信任上得分都很高。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生活中能够很好地形成持久、忠诚和令人满意的关系(Shaver and Brennan,1992)。

l恐惧—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在自尊和人际信任上得分都很低。这关个体通常无法形成亲密关系,或是形成不愉快的人际关系(Mikulincer,1998;Tidwell etal. ,1996)。

l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自尊水平低,人际信任水平高。具有这种依恋模式的个休渴求亲近(有时很强烈),他们很乐感与人建立关系。他们习惯于依附于他人,但认为这早会被拒绝,四为他们认为自已是没有价值的(Lopezetal.,1997;Whiffen et al.,2000)。

l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但人际责任感却很低。这种依恋风格的个体坚信自己值得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不信任他人,所以他们害怕真正的亲密。他们认为自己不想或不需要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C arvello and Gabriel 2006 )。

这些不同的依恋风格能强烈影响个体与别人的关系。例如,那些有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更可能与人建立一种积极而长期的关系,然而,有恐惧—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经常回避这样的关系,或只有失败的人际关系。依恋风格尽管形成于人生早期,但不是终身不变,他们可能随着生活经验而发生改变。例如,令人痛苦的离婚或关系破裂经历会降低个体的自尊,削弱其安全感。但是, 一般而言这些依恋风格通常长期保持稳定(Kohnen and Bera,1998),因此对生活的许多领域都有着强烈的影响。

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当父母对他们的孩子表现出爱、热情和喜欢时,这会对孩子的个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吗?我们在前文说过,婴儿时期看护者的良好回应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青少年时期,父母也可以通过一些亲子互动做到这一点。如,在西方社会,人们会认为尽职的父母应该为他们的孩子提供玩具,并且经常陪着他们一起做游戏。 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也是不错的选择。

陪伴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而且要满足他们的这些好奇心。孩子们有无穷无尽的问题,这些问题还会引发更多问题,解答过后还有其他问题。他们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合适的知识类书籍找到答案。

正如玛格丽•费舍尔(Margery Fisher)在《事实:写实文学中儿童关注的方面》(Matters of Fact: Aspects of Nonfiction for Children )中所说, 知识类书籍能够引起许多反应:

孩子用知识类书籍将他的所知、所感、所见组合在一起,并且开始收集新事实。在阅读的某一时刻,即使是对平凡普通如一个面包这样的事物,他都有可能经历吃惊、兴奋、好奇、美感上的愉悦感或者身体上的满足感。

通过共读这样的书籍,孩子们可以与父母一起了解怎样观察一朵花、一棵树,追逐昆虫的脚步,发现最美的鸟、最奇异的动物,感受自然之美,与地球上众多生命的力量。反过来,父母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经历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

以上内容部分出自商务印书馆新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儿童文学经典手册》

《文化人类学》

作者:[美]卡罗尔·R.恩贝尔 / [美] 梅尔文·恩贝尔

译者:王晴锋

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英文版由培生教育集团出版,作为一部文化人类学经典通识入门书,目前已再版十余次。

在第13版中,作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文化人类学知识,使读者对文化人类学有全面的掌握和理解。通过对跨文化现象的经验描述和学理探讨,文化人类学不再是枯燥的他者知识,而是认识自我、通向他人的重要途径。

《社会心理学》

作者:[美] 罗伯特 A.巴隆 / [美] 妮拉·R.布朗斯科姆

译者:钟年等

内容简介:

《社会心理学》是培生教育集团出版的经典教科书之一。作为一部翔实而均衡的社会心理学的入门读物,问世数十年来,再版十余次,更被译为多种语言版本,对专业学生与普通读者均有深广影响。

在第13版中,作者着眼社会与理论研究的发展变迁,做出大量修订更新。尤其关注到网络及新媒体对社会生活和心理的重要影响,透视互联生活的本质与可能性;增加情绪议题的最新系列研究,将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体验更有机联结;专章探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克服逆境,实现幸福生活,为读者提供更真切有效的助力。

《儿童文学经典手册》

作者:[美] 丽贝卡·J.卢肯斯 / [美] 杰奎琳·J.史密斯 / [美] 辛西娅·米勒·考甫尔

译者:李娜

内容简介:

《儿童文学经典手册》是难得的图书资讯和文学理论集大成者,它不同于其他儿童文学选集或儿童文学简介,不是简单地把儿童文学作品汇集成册,而是教你挑选高质量的儿童图书。本书使用的文学评判标准与其他类型的文学一样,通过解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来阐释文学评判标准、判断一本书是否适合儿童阅读。

本书作者带领读者深度解读一些文学概念,如情节、角色、主题、背景、视角、风格、语气等,为评判儿童文学作品提供了有力的评判标准。书中提及图书审查机制,还探讨了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把阅读兴趣保持到成年时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