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狐大医 | 北大人民医院连续收治多名热射病患者,三伏天中暑千万别大意

原标题:狐大医 | 北大人民医院连续收治多名热射病患者,三伏天中暑千万别大意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大人民医院宣传中心 钟艳宇

编辑 | 吴施楠

近两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连续收治中暑病人,其中两位患者达到中暑最严重阶段——热射病。经过全力抢救,一位患者已经苏醒,而另一位患者病危,凶多吉少。

环卫工人“抽”倒在医院门口

56岁的王师傅是一名环卫工人,负责展览路街道的环境卫生。这周他的班是早5点到11点,下午2点再上2个小时。

据监控显示,3日上午8点多,王师傅骑着小黄车,逆向在西向东机动车道上。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门附近时,他慢慢停下来,站在那里,几分钟后出现站立不稳,并突然向左侧倒下,挂在紧邻其左侧的防护栏上全身抽搐起来。

此时,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董桂英恰巧从北门去对侧科研楼,听到一位医学生的呼喊声,她急步跑过去,先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当时他的呼吸、心跳都有,意识丧失,皮肤温度非常高,我用手去触摸他,是一种灼烧的感觉。”董桂英回忆道:“凭借多年的救治经验,又正值伏天,我第一反应,他中暑了。我立即拨打抢救室电话,同时解开他的衣扣,当时自己拿着冰镇矿泉水也帮上了忙,放在他颈部的大动脉上降温。

接到电话,急诊科抢救区护士长王秋带着值班医生和3名护士,立即推车,抱着抢救包,一路小跑赶往出事地点。几人齐心合力,将“大个头”昏迷不醒的王师傅抬上平车,奔向急诊。此时,王师傅的体温显示42℃,呼吸快,心跳达130次/分……

快速降温是与热射病抢时间至关重要的治疗措施,采用解开衣物暴露皮肤、覆盖冰毯,冰帽、冰袋冷敷,冰盐水鼻导管注入和输液等多种物理降温办法。若能在半小时内让患者核心温度降至40℃以下,同时补液纠正电解质,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效果,尽量避免对大脑神经的损害。该患者在处理一个小时后,体温即降至39.7℃,随后体温继续下降。

经过8个小时急救,王师傅清醒了,体温降至37.5℃。对在医院门口晕倒前后的过程,他“失忆”了,但他的同事和家人表示,庆幸是在医院附近发病,得以第一时间发现和救治,如果在其他地方,再耽误些时,想想都后怕。

热射病通常容易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因为在高温情况下,人体主要依靠出汗和水分蒸发散热,而高湿状态下,热量不能及时散出。

常年在户外干体力活的王师傅,属于劳力型热射病。专家提示:要有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遇到高温高湿天气,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户外。对于环卫等特殊工种的人群来说,做好户外防护的同时,及时补水,一旦出现发热、头晕、恶心、呼吸心跳加快等不适症状时,要暂停工作,到阴凉处休息,如症状不见好转并加重,要及时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千万别大意。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死时速”救治了不足48小时后,王师傅恢复如常,出院回家了。

对于这次抢救的成功,董桂英解释道:中暑、热射病是急诊科常见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打有准备的仗,防患于未然。”是急诊科朱继红主任对全科人员的基本要求,注重加强急救知识和应对的培训,并结合中暑高发季节特色,每年5月开始,在科室查房中重温巩固相关知识,让大家熟记于心、沉稳应对,提高抢救成功率。

七旬老妇足不出屋“昏”在床上

王师傅苏醒7个小时后,一辆急救车疾驰来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子夜0点多,一位74岁的李奶奶被家人推进急诊。

此时的奶奶毫无意识,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按压眼眶毫无反应(压眶反射),体温40.5℃,少汗,血压高,脉搏170次/分,双侧小腿以下皮肤出现花斑,手脚冰凉……

“我们第一时间给予冰袋冰毯冷敷、冰盐水静脉输注等降温处理;开放静脉补液、电解质,同时监测生命体征,上呼吸机辅助呼吸,”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余剑波介绍道。

李奶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多年,经问诊了解到,李奶奶从来不用空调,即使这样的天气,她还会在短袖外加个夹层马甲。

这次出现异常情况已有三天,原本生活能够自理的李奶奶出现了乏力、倦怠、焦虑烦躁、不爱说话、不想吃饭、爱睡觉等表现,两天前出现尿便失禁,接下来出现叫不醒,老伴儿才发现不对。

进一步检查发现,李奶奶出现横纹肌溶解、肝脏损害、凝血功能异常等脏器功能衰竭。“经过一晚的救治,虽说体温有所下降,但因患者中暑时间过长,已经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余剑波说,患者病情非常危重,我们决定将她转至重症监护病房,并采取血液净化等继续救治。

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李奶奶苏醒了。余剑波说:这个信号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大家会继续努力,期望能有奇迹发生。

大众常有个误区,认为在室内不会发生热射病。其实有一类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为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年幼、孕妇、老年体弱者,因中枢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或减退,致使散热功能障碍,皮肤往往干热无汗。

简而言之,热射病并不是室外的“专利”。夏季室外高温,室内闷热、通风不足,仅凭电扇难以到达降温效果,加之老人多伴有数种基础病,在临床上,老年人中暑的并不少见。

专家提示,建议炎热高湿天气,可以适当开空调,温度设定在26℃,同时可调至除湿功能增加舒适度,并避开老人卧室,不要直吹。

科普:为什么热射病死亡率高?

热射病是一类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可以高达70-80%。

怎么去理解死亡率高?就拿煮鸡蛋打个比方。生鸡蛋是一个液态的状态,在给鸡蛋不断的加温后,它的蛋清和蛋白就变成了固态,这个过程称蛋白质变性。人体内包括大脑、心脏、肝脏、肾脏等等,所有的组织脏器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而当人体的温度异常增高的时候,这些脏器内的蛋白质就会像开水煮鸡蛋一样发生变性,一旦变性之后,这些蛋白质就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体内的脏器也就不能执行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热射病会导致体内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和衰竭,

加之,夏天大量出汗,丢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盐分,这个时候身体极度脱水,也会加速脏器的衰竭,让病情雪上加霜,因此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死亡率是极高的。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且今年的中伏时间长,达20天。简而言之,湿热的天气会更长。

近几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5℃左右,相对湿度较大,体感闷热,注意防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