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搜狐名医 | 于康:我国约3亿人口存在“隐性饥饿”

原标题:搜狐名医 | 于康:我国约3亿人口存在“隐性饥饿”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近年来,年轻人的健康问题频上新闻热点,不吃早餐、经常点外卖、偏好火锅、烧烤,以及奶茶、可乐等高热量、高糖分食品,造成营养失衡,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教授说,不少年轻人已经存在“隐性饥饿”的隐患。年轻的身体资本不要完全用于挥霍,建议尽早提高膳食健康意识,吃饱吃好。

在近期举办的“国际自我保健日公众主题健康教育”活动过程中,于康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公众健康素养提升的成果。他说,过去我国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的时代,每个人吃饱是第一要务;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逐渐从吃饱、吃得安全向吃得健康、吃得合理不断转化。

2022年我国18—44岁居民身高持续增加,城乡差异逐渐缩小,贫困地区贫血率从十年前的16.7%降到目前的11%,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从2015年的11.3%降至目前的5.8%,这些都是健康素养和行为改善进步带来的健康收益。今年4月《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式发布,更是把具体合理的平衡膳食建议,与健康和营养素养提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当前每天饿肚子的人数量很少,仍有大量比例的居民处于“隐性饥饿”的状态。在大量摄入能量和部分营养素的同时,某些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明显不足,这种营养不足是隐性的、没有症状却持续存在。

联合国粮农机构调查显示,我国约3亿人口存在隐性饥饿隐患,而2015年国家卫健委一份居民营养和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显示,我国居民存在多种微量营养素不足,摄入达不到推荐量的标准,如果这种饥饿状态持续将带来最终健康结局的受损。

《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针对重点人群应选用特定的合理膳食推荐标准,可在吃好饭的基础上适度使用营养补充剂改善隐性饥饿,包括儿童青少年、老人、慢病患者额外营养,孕产期人群的叶酸补充,以及糖尿病和肥胖人群等节食减重人群平衡摄入等,避免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的后果。

于康补充,除上述特殊人群,隐性饥饿离普通人也不远。很多年轻人生活在快节奏生活当中,没时间做饭或锻炼,常吃快餐、不吃早饭、常常吸烟饮酒等等,造成了部分营养素过剩或缺乏。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年轻,熬夜喝酒不在话下。临床上很多年轻患者都源于这种自我放肆,而更多的人还没有出现严重症状,但已经形成疾病暗流,一旦隐性饥饿长期持续存在,极易造成健康结局最终受损。

年轻人要做自己健康的主人翁,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有些难以做到合理膳食的人将希望寄托在营养补充剂之上,但营养补充剂的作用只是“补充”,而不是替代,误认为有了它们就不必吃蔬菜水果,将产生相反的效果。我们建议,年轻人要将膳食和整体生活方式联合起来,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多元化方式做健康干预管理,最终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